锦江剧场又名“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建于川剧的发祥地“悦来茶园”旧址,其始建于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是成都市民心目中的川剧“戏窝子”。在这里,除了每周六由成都市川剧院定期在茶园万年台上演川剧折子戏外,在锦江剧场也有不定期的川剧剧目上演,最精彩最吸引人的莫过于《芙蓉国粹传奇变脸秀》,其中“变脸”、“吐火”等绝技令人叹为观止,灯光效果极好。剧院环境非常好,还有英、韩、日语字幕,外国观众也不少。
芙蓉国粹甲票280 元,乙票200 元,丙票150 元
乘154路公交车在华兴街站下车即到
蜂蜂点评
查看更多当然,既然是第一剧院,光是普通的表演肯定不能征服大家。锦江剧院的几个招牌表演才是最酷炫的,这一个是通过操纵手里的玩偶来变脸,表演者并没有接触到玩偶的脸也能不断变化
还有最最神奇的“多面变化”,背后插着五张脸,仅仅需要手里的一面旗帜,轻轻一挥旗便能六张脸同时变化,这个是真正的牛了,连续变了好几次都没看出窍门在哪儿,神奇~ 现场的氛围也在这一刻燃到顶点,周围坐着的游客纷纷表示门票买的值、不虚此行。 所以,大家再来成都,不要只知道吃美食,文化之旅也来一场哦
很多人对于川剧都有误解,以为川剧只有变脸,其实川剧博大精深有很多表演项目,就如同这个【耙耳朵】节目,不仅仅是搞笑四川男人怕老婆的事情,也把老成都的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剧院内部空间并不算大,一场戏剧下来也只能容纳二三百人的样子。门票分为四个等级:特甲乙丙! 特级票就是二楼的包间,价格贵但有档次;甲当然是除了包间外最佳的位置,就在视角最好的前排正中间,乙票是甲票两侧的位置,丙票价格最低所以位于最后面几排。我这次坐的就是丙位置,因而拍照很不方便
座位是前排靠右的,两边则是鼓乐班子和主持人报幕的位置。序幕开始,这是川剧传统剧目《三英战吕布》中的一景。从脸谱到一身行头,再到台上角色的行动应和,每个人物都被刻画的十分生动,很容易被情节吸引。
第一幕《情起》可以看到手影戏的表演和川剧各种基本功的展示。不像京剧那样厚重的抬手投足,川剧更为活泼俏皮,透着天府大地上的轻盈灵动。
第二幕《惊变》,这是川剧名戏《红梅阁》中的一幕。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绝活的“藏刀”“吐火”的展现。一扫之前我对戏曲“无聊”的看法。全程目不转睛,按动快门记录每个瞬间。
第三幕《偶遇》中的小丑戏“滚灯”是整台戏中最轻松诙谐的,演员的一言一行,虽然是家长里短市井俗事,但却每每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幽默之余,戏中也不乏展现令人屏气凝神的各种绝活表演,像木偶戏,矮子功等等...
第四幕《传奇》,这是整个表演中最高潮迭起的部分。变脸,三变,六头变脸,木偶变脸这些川剧中最看家的本事演员们都毫不吝啬地呈现在了舞台上。我们不去探究变脸背后的机关埋伏,但就这几十种花样百出,变化莫测的脸谱,在几秒之间的瞬时切换,演员熟练的手法就值得我们拍手称赞,拍案叫绝。
两小时的演出展现的只是星辰大海里的点点波光,却也足以征服像我这样的戏曲小白。如果有人问我“到成都有什么一定要看的吗?”我会说是川剧。若问我“川剧是什么?”可能就像“悦来茶园”的名字吧,“近者悦,远者来”。一座城市,无论时代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根深蒂固,被无数人在无数年后不断重复提起,标识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这,就是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