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第一财神庙 - 扎基寺
icon
拉萨有座财神庙?第一次听说,是从民宿管家口中得知,“就是旁边的扎基寺”。“炸鸡寺”?连名字都是那么接地气。经解释,扎巴表示僧人,基表示数字四。作为色拉寺的分支,最开始是由色拉寺派遣的四位僧人管理,寺庙也因此得名。 出于好奇,也是出于本能的世俗期许,决定一探究竟。 九点的拉萨,半睡半醒间。北郊的街道,只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和零星的几个老人。这里人们的作息,比内地延后2个小时,整个城市从午后开始热闹起来。扎基寺距离民宿500米,过一个路口就到,于是,慢慢溜达过去。 路口的马路成了分界线。马路这边,清清静静,而马路的另一边,已是人声鼎沸,路边的藏式茶馆坐满了人,越临近寺庙越热闹。在一片十几平米的广场上,人群已经溢出在街道上,想必是到了。 扎基寺有很有趣的传说。据说供奉的扎基拉姆,原是清朝乾隆期间的妃子,因宫斗惨死宫中,闹得宫中日夜不宁。一日,色拉寺高僧到五台山朝佛,乾隆帝得知亲自恭请。高僧入宫闻得冤魂哭诉,于是向当朝皇帝表明,将冤魂超度。高僧回藏,妃子魂魄一直追随,以求皈依,一路经历苦难而矢志不移,终于感动高僧,答应将其带回拉萨。在看到色拉寺金顶,高僧回复女子不得入寺,答应在北面建扎基寺。专门供奉扎基拉姆。而扎基拉姆特别嗜酒,于是,一瓶白酒,一壶酥油,一条哈达和一捆香成了祭拜者的四件套。 而财神庙的来历,也多少带着蹊跷。因为供奉的是汉人神,开始多为来藏的内地人求平安。因内地人多来此做生意,慢慢地,不知是因为生意人的勤奋,还是神灵的佑护,生意越做越好。于是,口口相传,成了现在的财神庙。不仅是内陆来西藏做生意的人会来祭拜,也吸引了很多当地人。西藏第一财神庙的名声,因此传扬开来,香火不断。 网上关于扎基寺周一三五哪一天求平安,求财,求健康的讨论众说纷纭,好奇地跟僧人求证,僧人“都可以,周三人多一点”。正值周三,便不难理解溢出在马路上的人群。寺庙广场两边是贩卖祭拜四件套和换零钱的藏民。一套物资50,80不等,“先进去,出来再给钱” 。当然在进庙之后,发现庙里有僧人自己经营的店铺,类似一个大型选购市集,即买即走,价格便宜了不少。而至于置换零钱,更无须在门口以25换20 兑换。西藏的寺庙里,都有零钱兑换,在零钱框里自己动手,汇率1比1。心中略觉吃亏,但是转念也就释然,都是心甘情愿。待祭拜出来,递上50纸币,售卖的大姐早已不记得我,全凭诚信 。这一遭,到底是亏是盈,又何必在意。 排队的人漫延到门口的广场,一个个紧挨,绕着墙根一圈,左进右出,顺时针而行,井然有序。我手中提着白酒,拎着酥油茶,挂着哈达,捏着香,诚惶诚恐,不知道接下去是什么样的流程和步骤,生怕做错,失财是小,亵渎神灵是大。向前排的藏族大姐打听,大姐撇嘴一笑:不用担心,到里面有人,跟着做就好。也罢,顺其自然。 跟着大姐,在进殿前的大鼎中点燃香火,又跟着东南西北各拜了一轮,重新回到进殿的队伍中。进门之后,才真正明白大姐说的里面有人是什么意思。三十平米的主殿人声鼎沸。顺时针开始,有着特定的祭拜路线,排队的人前胸贴后背,沿着墙脚依次往前。一溜的流水线操作:第一步:敬白酒,将酒瓶盖打开,递给喇嘛,喇嘛将酒一溜倒进身前的水桶,顺手将空瓶丢进身后的箩筐。第二步:献哈达。沿墙脚钻过矮楼,一间四方小屋里供奉着扎基拉姆佛像,殿内两个喇嘛接过哈达,将我的头压在佛像前叩拜,一番念经,还未反应过来,已经催促着离开,接过下一位的哈达。第三步:酥油点灯。出了小屋,长桌上供奉着一排佛灯,另有两个喇嘛一边念经,一边打开装满酥油的热水壶,熟练地将酥油导入佛灯。一盏装满,接着另一盏,待都装满,将灯油倒入旁边的木桶。三道流程,在不断的被催促中,不到一分钟,懵懵懂懂地结束,终于明白了大姐在进门时说的“跟着做就好”。继续跟着人流,祭拜殿内的佛像,大大小小,错落有致地供奉在墙面。模仿着当地人将零钱轻触前额,在每尊佛像前留一点功德,一毛五毛一元,全凭心意。西藏供佛,不在金额的多少,大多的藏民,用的是一毛五角的纸币,但是每一张都经过诚心实意地诵经,然后恭敬地奉上。 出了主殿,继续从右侧的木梯上到二楼,三间厢房,继续供奉佛像和喇嘛,人少了很多,但是每个朝拜的人,一样的虔诚。 走完一圈,也用了近两个小时。顺时针而出,有些恍惚,拜的是财神?还是诸神?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藏民的信仰中,恐怕早已形成了有佛就拜的习惯,管他是藏族的佛,还是汉人的佛,管他是保佑平安还是护佑钱财。每一次的叩拜,都是对众生的布施,那,有佛就拜吧。
tag
发现一处小众秘境
tag
小众景点挖掘机
展开全部
拍摄于 2020-10-14
icon举报
Ariel焱
写的好好,好详细,几点到比较好呀?
Rita YE
mfwface
查看5条评论
icon65
icon
5
collect
49
icon
APP内查看更多笔记
是否打开马蜂窝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