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侗寨大揭秘
2017.12.16发布·1332阅读
斋石行僧

旅行,一个人,再好不过······

目的地

堂安

出行时间·天数

-

人均费用(人民币)

-

        黄岗侗寨,一个大山深处的原生淳朴侗族村寨,侗族原生文明的传统代表。
        今天带大家进行黄岗侗寨大揭秘,揭秘的不是“侗族三宝——侗族大歌、侗家花桥(风雨桥)、侗族鼓楼”,也不是侗家蜡染、纺织、造纸等传统技艺,而是黄岗侗家那些你所知或不知的生活小秘密。
揭秘一:一日三餐吃糯米。
        黄岗侗寨有两种大米,一种是糯米,一种是一般的大米。在黄岗侗寨,糯米是主食,而另一种米是用来饲养土猪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黄岗侗寨人家的耕种劳作路程比较远,而糯米不易消化,从而以糯米为主食不容易饥饿,以保证更多时间进行劳动耕作。这一点也反应出来黄岗侗家人的勤劳。

揭秘二:吃米饭不用筷子。
        黄岗侗族人家吃米饭不用筷子而是指食(用手抓饭)。因为黄岗侗家人是以糯米为主食,糯米粘黏性比较强,使用筷子不太方便。还有一个原因是黄岗侗家人在外劳作时方便食用(劳作野外用餐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古老的,用一种侗家传统的起保温作用的陶器装上糯米饭,外出劳作时直接手抓食用;还有一种是比较普遍的,就是用塑料袋装一小包糯米饭,里面加点咸菜就捏成饭团)。

揭秘三:稻谷收割不用镰刀。
        其实这里的不用镰刀收割的稻谷指的是红米和糯米的稻谷,而一般的稻谷还是使用传统的镰刀收割方式,使用传统木板桶脱粒。糯米稻谷不用镰刀收割,而是用手摘,手里放置一把黄岗侗家人收割的小刀,将稻谷一根一根割下来(每吊稻谷上都留有一截稻杆,方便扎好晾晒在禾晾架上)。

揭秘四:谷仓不在家里。
        黄岗侗家人把粮仓独立出来建造,形成一个独立建筑,有些事把粮仓集中建在一个区域,形成一个粮仓建筑群。粮仓的建造还是很有讲究的,粮仓建在水面上,起到防火、防虫鼠的作用。粮仓上或旁边一般都建有禾晾架,方便稻谷晾晒和收存。

揭秘五:稻谷脱壳不用机械。
        黄岗侗家人在稻谷去壳时还沿用着传统的人工去壳方式,用石臼,采用人工杠杆方法去壳。虽然人踩的受力点
离石臼有两米的距离,但一人就可完全操作,侗家人还发明了一种带钩的长杆,用作翻整石臼里的稻谷,以节省时间。为了节省体力,侗家人还特意制作了一个吊杆,人手臂可靠上面稍作休息和使劲。这一套传统装置体现了黄岗侗家人的文明与智慧。

揭秘六:厕所好似钓
鱼台
        在黄岗侗寨传统建筑中,厕所是一个独立建筑,均修建在鱼塘上。这一地理位置的好处是人的排泄物可以直接排到鱼塘里,鱼塘里的与和微生物可以获取人体排泄物的残余营养物质,这一来鱼不仅直接获取残余营养物质,还食用鱼塘里的丰富微生物,,从而鱼长得肥大。这一方式是侗族先人无意发现的

揭秘七:鱼稻共生。
        黄岗侗寨鱼稻共生系统是民间一大传统种养殖机制,是侗族文明的代表。鱼稻共生生态养种植系统:在种有稻谷的稻田里养殖稻花鱼。一是稻花鱼吃稻田里的杂草和虫子,排出的鱼粪给稻谷也给水稻提供丰富的营养供给;二是因稻谷使用的是农家肥,其对稻谷的营养供给比工业化肥更加生态、健康,而稻花鱼食用农家肥中剩余的部分物质后产生的粪便也为水稻提供营养;三是稻花鱼的游动使得稻田里的水更具有活性,增强稻穗的饱满度和稻谷的口感!

揭秘八:早饭当午餐,晚餐在半夜。
        由于黄岗侗寨人家的耕地比较偏远,距离居住地比较远,所以在出工务农时把早餐(糯米饭团)带到山上吃,这样一来早餐时间就拖到了中午。晚餐在半夜是说黄岗侗家人的晚餐时间一般在晚上十一二点,无论出不出山劳作都是这样。出山劳作时一般回来比较晚,等晚餐做好也差不多是晚上十一二点了;不出山劳作时,村民会聚在鼓楼里谈天说地、唱歌吹笙,等大家散去是也已经很晚了,回家吃晚餐也基本上是晚上十一二点了。

揭秘九:孩子“不认”爹娘,只认爷爷奶奶。
        这里的“不认”不是不认识,而是经常见不着父母的面,父母经常出山,都是早出晚归,早上出山比较早孩子还没起床,晚上回来比较晚孩子已经睡觉了,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出现孩子经常见不着父母。所以生活起居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导致孩子“不认”爹娘只认爷爷奶奶的现象。

揭秘十:孩子认
大树叫爸爸。
        这完全是一种地方文化信仰和精神寄托。孩子认
大树叫爸爸是把大树当做值得敬仰的人化物,带有神明崇拜心理,以庇佑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揭秘十一:杀猪杀牛不用火。
        黄岗侗寨宰杀猪牛是一直以来沿用直接去皮法,这样的方法有别于一般滚烫拔毛和火烧去毛的方法。红肉(生血拌肉)和百草汤(喂食中草药的牛的牛瘪做成火锅)是黄岗侗寨具有代表的地方美食。牛肉因比较昂贵一般很少作为家常菜,常用来招待贵客。

揭秘十二:每个鼓楼供养着一条牛。
        黄岗侗寨分很多小组,几个小组一个鼓楼,而每个鼓楼里都喂养着一条牛,该鼓楼喂养的这条牛由负责该鼓楼的几个小组供养,有专门的人员看护和喂养,在侗族斗牛大赛时代表该鼓楼所在几个小组参赛。黄岗侗寨现有五个鼓楼,有四个鼓楼都喂养有牛,有一个鼓楼却没有。这是因为黄岗侗寨的人们考虑到篝火舞会和踩歌堂需要再鼓楼进行,又担心会打扰到喂养的牛,所以就空出一个鼓楼来进行一些活动。

揭秘十三:人过世后下葬时间为晚上零点。
        在黄岗侗寨民间有着普遍信仰晚上零点是鬼神出没的时间。所以在晚上零点下葬更便于逝者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一做法也一直是黄岗侗寨的风俗习惯。

揭秘十四:出嫁女子未孕时住娘家。
        出嫁女子未孕时住娘家并不是一整天都居住在娘家,而是白天在夫家干活,晚上再回娘家,然后第二天又回夫家干活。这一传统习惯充分体现了黄岗侗家女人的勤劳淳朴。

揭秘十五:白天结婚,晚上接亲。
        黄岗侗寨的婚嫁出现这一情况是源于古老的传说,本来该地的婚嫁习俗和一般婚嫁习俗是一样的,是由于之前在白天接亲的时候经常遭遇地主家抢亲,后来时间一长,平民百姓们觉得这一一直下去也不是个事,后来大家商量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晚上接亲,因为晚上地主都在睡觉,可以在晚上偷偷地接亲,以防被地主家抢亲。从此之后就出现了“白天结婚晚上接亲”的婚嫁风俗习惯。

推荐游记

  • 堂安——寻找“生态博物馆”

    肇兴 在山谷, 堂安 在山顶,在 肇兴 可以仰望 堂安 ,直线距离3公里,不过开车也要绕个20分钟。在国家地理杂志的 贵州 地图上看到标有 堂安 生态博物馆,既然离得这么近,那自然要去看看。 车刚开进 盘山 路,看到一丁点梯田就很兴奋。 贵州 拍梯田最好的地方在加榜,不过路很难走,去一次不容易。 到了山顶再看,这里的梯田还是有一些气势的, 肇兴 附近的村寨世世代代就在此刀耕火种。 这场景让我想起《北国之春》的歌词,棣棠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 寨子里的石板路修得还是不错的,我们开始寻找所谓的生态博物馆。 堂安 寨中

    白水泥

    512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