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系.川」-卧龙山千佛岩石窟(6-860)&西岩寺摩崖造像及唐宋碑刻
2016.04.07发布·5280阅读
小憨

来无影、去无踪、心神不定、脚步不停

目的地

梓潼

出行时间·天数

-

人均费用(人民币)

-

卧龙山位于梓潼城西15公里处,又名葛山、亮山。《舆地纪胜》载:“葛山、亦名亮山,昔诸葛北伐,尝营此山,因名”《蜀中名胜记》亦载:“梓撞西南三十里葛 山,又名卧龙,相传武侯伐魏,驻兵于此。”山上诸葛寨,山形椭圆,四面陡削,四寨门尚存。寨顶较平,周围约3000多米。南端为葛山寺,今人叫千佛岩。

葛山寺修建年代久远。东晋
永宁元年(301)巴氏人李特流入四川,在绵竹起义。李特死后,其子李雄于304年攻入成都,建立成汉王朝。李雄称王前后,全家曾住梓潼,军旅之余,常读诸葛亮治理军政史籍。采用诸葛亮均田抑豪政策,把蜀治理的十分和顺,百姓生活殷实,门闾无闭。李雄认为是诸葛亮在天之灵保佑所得,便于卧龙山寨中修诸葛庙祭祀。

南北朝,佛教传入
梓潼。《舆地纪胜》载,梁大同元年(535),梓潼城西30里卧龙山修景福院(又名景封寺),开始佛事活动。史籍载,有三重十八殿,呈品字形。山岩上古柏千株,郁郁葱葱,殿宇掩映其见。诸葛庙并入寺中,世人称葛山寺。

唐贞观八年(634),景福院的元觉和尚扩建庙宇,并在山岩上雕刻佛像千尊。后寺庙毁于明末战火。

现存庙宇系清末重建,内藏一方形孤石。东西长5.5米,宽5.2米,高3.3米。孤石顶部毁坏,裂痕明显。四面石壁上都刻有高浮雕、浅浮雕佛像。现有1003龛1138尊,都是唐初贞观八年(634)所刻。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卧龙山千佛岩石窟是也。


 

进门变为东龛,上端有民国六年(1917)十一月二日“中央古物保护委员会”刻示:“重点古物,严禁重妆”。龛高2.25米,宽2.5米,进深2.2米。刻有佛、弟子、
菩萨等13躯造像。龛外沿还存有89躯小佛像。主佛为药师佛,高1.3米,雕工精细,线条自然,左右分别为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称为“东方三圣”。药师佛愿东方净琉璃世界的一切居民无病无灾,丰衣足食,身心安乐。其像造型生动。龛顶有天龙八部浅浮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龛旁立“镇山碑”,刻降魔服药符箓,系葛山寺清初再建时主持刻立。

 

西龛为阿弥陀佛龛。龛高2.15米,宽2.3米,进深1.6米,龛内造像52躯。主像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和大势至
菩萨。阿弥陀佛头饰螺髻,有宝珠形头光,分四个层次,双耳穿环,身着通肩式袈裟,右手平举胸前施莲花印,左手举于胸前施与愿印。佛书说,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就会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无任何悲痛苦恼,尽情享受诸种快乐。观音、大势至分立左右,头挽发髻,戴花,上身着半式天衣,下身着羊肠大裙,腹部施交叉璎珞,披帛从小臂下垂。龛左右两壁分别刻有闻法菩萨,姿态各异。龛额上海浮雕有7尊造像,龛外侧雕刻金刚力士两尊,裸上身,肌肉外突,二目圆睁,降魔伏妖之势,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