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Feb
2015
遥远的秘境——2014年12月三江并流之旅
2015.01.25发布·11.9W阅读
Kora 5国48城

为了曾经的感动

目的地

怒江

出行时间·天数

2014.12.10 ·9天

人均费用(人民币)

5000

欢迎关注本人的两篇藏区游记:
http://www.mafengwo.cn/i/3157941.html  http://www.mafengwo.cn/i/3488609.html  
关于背景音乐,是一首瑜伽曲目“Earthsong”,找了很久,觉得这首曲子最适合体现
三江并流区遥远、宁静、神秘的感觉。这也是我在这次旅行中一直在寻找的感觉,放下琐碎的烦恼,远离浮躁的市嚣, 用心体验那片纯净的天地,从而找到隐藏在自己内心中的美好。
 
关于相机,用的是Sony A7,24-70,70-200mm。
 
目的地简介,有点长,时间紧张的可以略过,
握手三江并流,位于川滇藏交会处,西与缅甸接壤,中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江在这里相互紧贴着平行流淌了几百公里,之间被云岭、怒山两道平行的大山隔开,形成一个巨大的“川”字形,山谷的高差在2000到4000米,这样大范围和大落差的山川褶皱地貌世界罕见。这里属于青藏高原的外围延伸段,成因也来自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只是此处位于主要挤压方向的侧面,所以地壳产生了一片波纹状的褶皱。高处成山,低处成谷,千万年的江水的切割又使得河谷愈发深邃。
 
三江并流山川走势图:
 
 
罕见的地貌除了产生奇异的地质风景,还会创造出不同一般的生物景观和文明结构,
三江并流区域正是如此。这里高大的山脉和深邃的峡谷为大量独特的生物物种提供了与世隔绝的栖息地,仅花卉上,据说欧美园林中的现代观赏花卉就有数以千计源自于此区域。不同的海拔高度塑造了丰富的垂直景观,南北走向的高山对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层层阻隔,又造成了从西往东降水量的锐减及植被的巨大差异。这里还是傈僳族、藏族、怒族、独龙族、汉族等多民族人群的混居之地,有趣的是,和其他生物一样,不同族的人群也倾向于分布在不同的海拔地带,从事不同的营生。由于山高路险,又地处偏远,这里的人文景观还没有受到太多现代文明的侵扰。
  
人类学家认为,这里的层层山川为横跨方向的旅行形成了巨大的阻挡(这也是“横断山”名称的由来),但纵向上的狭长河谷却为生物和人类的迁移提供了便捷的走廊,这里的民族大多是很早以前从北方迁移来的藏、羌族人后裔,在他们之前有更多的族群曾经穿过这里到更远的南方。最近的一次南北大交汇,可能是100多年前南下的藏传佛教与北上的基督教、天主教之间的碰撞。基督教和天主教在19世纪由于西方传教士的努力而兴盛于
三江流域,在原本信仰原始宗教的区域遍地开花,甚至有沿河谷北上西藏的趋势,但终未成功。在某些地区,持两种宗教的人群之间还有过冲突,但最终大家还是和谐共居了,因此这里也就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混合的奇妙景象。
 
曾经,河谷中最多的旅行者是马帮商旅,著名的茶马古道的核心区就位于此地。我第一次知道这块土地也是因为一部田壮壮导演的纪录片《德拉姆》,片子以
怒江峡谷的丙中洛到察瓦龙的马帮为线索,表现了沿线原住民的生活。我是十多年前买的碟片看的,自那以后,那险峻的峡谷中回响的骡马铃铛声、飘忽神秘的山间云雾、与世隔绝的神奇天地就成了我深藏心底挥之不去的念想。
 
十多年来,现代化、城镇化、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国,很多原来美好纯净的风景被破坏了、消失了。即使是遥远的
三江并流区域,纵然有“横断”山的阻挡,现代科技和人的欲望也在改变着那里的一切,这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时间快慢的问题。《德拉姆》这样的纪录片就是为了赶在丙察公路修通、马帮消失之前记录下那里曾经延续了上千年的生活图景,为后人保留一些活的影像。而《德拉姆》片中那偏远、神秘的意境,在十多年之后的今天也大为不同了,丙中洛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开始收门票,而且不断涨价;接待游客的客栈越来越多……一切都在变化,也许还会加速,似乎所有出名的古村镇最终都逃不了丽江周庄那样的归宿。
 
此行还有一个更紧迫的原因,近年来,争议了半个多世纪的
怒江干流水电站计划有复活的迹象。三江并流区域的水力资源要超过三峡,水电部门早在50年代就提出在这里的三江干流上修建多座水电站的计划,但这些计划在当时就遭遇到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来自对当地文化、自然景观和生物种群的保护,也有考虑到在地震带、断裂带和地质灾害区上修坝的潜在危险。三江地区的修坝与反坝,几乎成了一项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激烈斗争。中央对此一直比较谨慎,然而,对于某些部门而言,大规模的修坝工程无疑是一块急于入口的大肥肉。2003年发改委通过了在怒江上修造13座大坝的方案,再次遭到环保、地质、媒体等行业的反对。2013年,这项方案又重启,在最上游的滇藏交界的松塔电站已经初步开工,似乎反对者最终会输掉这场战争。
 
对于大坝的安全性,我们外行不能多说,虽然
三江区域确实是大断裂带、地震带和地质灾害频发区,但“挺坝派“人士也声称有科学的安全依据。这个暂时不论,也不说生态、泥沙堆积等方面的可能问题,就说大坝对这个世界自然遗产的审美价值的破坏,肯定是非常巨大的。原本完整的江河,被一座座几十、几百米高的大坝隔断,变成一段段人造水库,水面变宽、水流变慢,峡谷变浅。电站、大坝、电塔,使得原始的江河看起来像一个大工地。更不用说两岸的原住民村镇将大半被淹没,所有那些美丽的世外桃源般的景色将一去不返。人们将被迁移到新建的居民区,那里迎接他们的是千篇一律、规整的房子,以及失去家园后的无依无靠。
 
因为
三江地区的魅力,更因为这种魅力面临消失的威胁,我决定尽快去那里看看,除了欣赏自然和人文的风景,也想有机会听听当地人对现代化开发、水坝工程的看法。
 
此行的日程如下,除了前两天是在金沙江、
澜沧江峡谷地区(主要目的是看之前没有看到的梅里雪山),之后基本在怒江峡谷,因为怒江三江地区最偏远,地势最险要,人文风貌保持得最好,我向往的《德拉姆》片中的世外桃源也是在那里。
 
D1 
杭州-丽江-石鼓-德钦飞来寺
D2 
德钦飞来寺-香格里拉-大理
D3 
大理-泸水-老姆登
D4 老姆登-
丙中洛
D5 
丙中洛-秋那桶
D6 
秋那桶-贡山
D7 贡山-
片马
D8 
片马-大理
D9 
大理-丽江-杭州
 
时间为12月10日-18日,选择冬季去,主要原因是每年10到3月是
三江并流的旱季,晴天多,看到梅里等雪山的机会也多,另外江水比较清澈,不像夏天雨季的时候是黄色的,其实三江并流的江水四季有四个颜色,我们来的时候才刚刚变清澈,呈现出蓝绿色,但还没有变成最美的宝蓝色。这里最好的季节是2、3月份,那时江水完全是冰川融水,颜色是宝石一样的蓝色,而各种花儿盛开,庄稼和树长出新绿,将是一片更缤纷绚烂的色彩。
 
此行前六天几乎都是蓝天白云,空气清澈,阳光耀眼,如同在青藏高原。
云南的几大雪山全部都看到了。上一回夏天经过此地,一座雪山也没看到,一直在雨区之中,季节选择真的非常重要。不过,虽然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全面再现远处的风景,但这里的云雾也很美,尤其是怒江这样的地方,《德拉姆》基本上就都是在夏季云雾缭绕的天气中拍摄的,云雾营造出了更加神秘、遥远的气氛。所以到怒江的话,不必为天气发愁,阴晴雨雪都有不同的味道。只要雨不太大,影响能见度即可。另外在高山峡谷区,下雨会增加出行难度和地质灾害风险,所以雨量最大的时候还是要谨慎。
 
----------------------------------------------------------------------------------------------------
路上的风景
 
玉龙雪山
 
梅里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