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摩崖石刻艺术最后辉煌─阜新海棠山(一)
2023.03.29发布·715阅读
杖乡游 1国2城

目的地

阜新县

出行时间·天数

-

人均费用(人民币)

-

         佛教自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中国,摩崖石刻(石窟)造像艺术也由此而入。中国的摩崖石刻(石窟),大体是随印度佛教的东渐路线,自西向东分布,总数近百处之多。最著名的有克孜尔千佛洞、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麦积山石窟和龙门石窟、大足石窟等。
         摩崖石刻(石窟)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渐进入北方中原地区,从581年至907年的三百多年之间,可谓佛教摩崖石刻(石窟)造像艺术全盛时期,在北周武帝灭佛后以后,到了隋代又恢复了佛法,佛教摩崖石刻(石窟)艺术又大为兴盛起来,隋代摩崖石刻(石窟)艺术除了在规模和数量上为唐代时期过渡和创造条件之外,在雕塑风格上也是一个过渡,并有其特殊的风格,其特征是造像风格外来的影响再次减少,“华化”的程度又进一步加深。虽然隋代享国时间过短,但由于大规模开窟造像,完成了造像艺术承前启后的作用。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黄金时代,文治武功俱瑧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对外开放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而对外交流又在摩崖石刻(石窟)雕塑艺术中流入了新的血液。唐代摩崖石刻(石窟)造
像艺术也随之史无前例的一个达到高峰。 
                                                        佛教东传路线图(网上图片)
           随着安史之乱及唐未、五代,北方(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北方(中原)文化、经济随之凋弊,北方(中原)的开窟造像了也几乎停止。到了宋代北方(中原)地区虽仍有少量摩崖石刻(石窟)增添雕像外,但几乎没有新窟开凿。相反在西南地区却再度兴起,虽已不如南北朝、隋、唐以来繁荣景象,但仍留下大量精美之作。如
大足安岳等摩崖造像及石窟大量开窟。受宋代高度发达商品经济影响,其佛像也急速向世俗潮流方向发展,其造像艺术已完全市俗化,并吸收了民间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等故事。如观世音菩萨降到人间救苦救难,为了更方便接近妇女,变成了女身。与此同时,石刻的表现手法更接近写实,充满了地方的乡土色彩。
        元代以后,摩崖石刻(石窟)在全国日趋没落,即使有零星开窟雕刻,也没有艺术特色。然而到了明末,在
东北辽西的阜新地区随着蒙古藏贞部落的进入而兴起的──海棠山摩崖石刻群,海棠山摩崖石刻群不论在雕刻艺术上、数量上还是在持续时间上,将其称为华夏摩崖石刻的最后辉煌一点不为过。                                     
       早在元代时,
蒙古族就已信奉藏传佛教。十七世纪初,蒙古贞部落从呼和浩特迁至辽西阜新地区,藏传佛教也随之在此传播。明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天聪四年,皇太极邀请乃济托音呼图克图在蒙东传法,并建普安寺,此为阜新历史上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此后,阜新地区陆续建有喇嘛庙369座,共有喇嘛五万余人。并且这里曾是我国东部藏传佛教的传播中心。
                                                    海棠山摩崖石刻分布图(网上图片)
          摩崖造像是海棠山一大突出景观。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镌刻造像的记事,如镌刻造像经费的施主、镌刻工匠的姓氏、镌刻的时间等;二是以藏文镌刻的密宗佛教真言;三是以藏文镌刻的密宗佛教咒语;四是以藏文镌刻的赞颂语言,如对宗喀巴的六字赞等。此外,还有用蒙文镌刻的颂联。这里的摩崖用汉字镌刻的只发现一处,为“谟灵阿” 三个字。摩崖中用满文镌刻的更为罕见,只是在以蒙文镌刻的“
沈阳黄寺达木森大夫修造”中,那个“黄”字是用满文镌刻的。这种蒙文、满文混用的摩崖题记,目前在国内其他地方极为少见。
        “摩崖”就是在岩石上刻字;“造像”就是在岩石上雕像。海棠山摩崖造像始于道光八年(1828),由来自
西藏普安寺四世活佛-丹毕道尔吉主持开凿,经五世活佛-德祥和六世活佛-乌力吉仑持续开凿,在不到300年的历史中,共刻有造像1400余尊。花费白银一万零八百两,迄今仍保存有龛刻183龛,造像270余尊以及汉、满、蒙、藏文镌刻的题记50余处。这些造像分为两类:一类是安息佛造像,而安息佛又有大、小安息之分。其中既有诸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诸菩萨(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的造像为大安息;也有传播教法的祖师和名师(如宗喀巴上师、弥拉日巴尊者等)的人物造像为小安息。另一类是忿怒佛造像,这中间又分成勇猛像和凶恶像两种,比如马头金刚、阎魔护法等。
         有学者指出,海棠山的各类型造像总共有46种,形象千姿百态,十分罕见。拿观世音
菩萨的形象来说,在汉族地区寺庙中这是一个美丽端庄、低眉善目、大慈大悲的女性菩萨。而在海棠山藏传佛教造像中,观世音多为十一面八臂或一面四臂。再比如护法神吉祥天母造像,天母侧身跨坐于黄骡子之背,缰绳是一条长蛇,她头戴五头骨骷髅冠,凌空飞行于峰峦血海之中,样子很是凶恶。还有 “大白勇保护法”造像,传说中这是藏传佛教中的智慧护法神和财神。造像身色洁白,一面六臂,三目圆睁,六手各持法器,双足各踏一小白象,周身是智慧的火焰,样子咄咄逼人。
          在众多石刻造像中,最大的造像高5米,最小的仅0.16米。大的魁梧,小的精巧,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雕刻方法上吸取了
中国古代及国外雕刻艺术风格,造像雕刻得细纤精巧,惟妙惟肖,从形式上看生动活泼,神形兼备,富有美感,形成了海棠山独特的具有蒙、藏、汉族兼备的高、中低浮雕艺术特色。至今有些造像的彩绘仍很鲜艳,令人叫绝。目前,在我国发现如此规模的摩崖造像还尚属首次,堪称中国一绝。在一些佛龛四周还有摩崖50多处,刻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内容多数是箴言咒语,也有赞美之词和镌刻时间、记事、施主和雕刻工匠姓名。这些摩崖造像“堪称中国民间艺术杰作”,有学者称之为“中国一绝”、“藏传佛教黄教东方中心现存代表”。其摩崖石刻集中分布于南、中和北三个区域。
海棠山摩崖造像的神态千姿百态,有的面含微笑、慈眉善目;海棠山风光有的圆睁怒目、威风凛凛。在众多的佛像中,以释迦牟尼、观音
菩萨弥勒佛、红绿度丹、金刚力士、欢喜佛、千手千眼佛、天王佛、三头六臂佛、阿修罗等佛像为代表。其中,藏传佛教黄教创始人宗喀巴造像雕刻在一块高大凸起的岩石上,格外醒目。此外,还有藏传佛本尊诸佛,因而海棠山又被称为藏传佛教摩崖造像艺术名山。海棠山旅游风景区除摩崖造像外,这里的山峰秀丽,怪石、山溪、稀有的树木、野生花卉构成独特的自然风光。
          海棠山摩崖造像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既有高浮雕,也有低浮雕,还有线雕。在镌刻上继承了北魏和晚唐的风格,又突出了
蒙古族、藏族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在雕刻过程中,聪明的蒙古族、藏族匠人删繁就简,别出心裁。比如,释迦牟尼造像的宝冠本该是头戴五智(即五佛)图样的,这就太复杂太难刻了,于是将五佛改成了五朵葵花,同样展示出神灵的气魄。再比如,用人间化世俗化来为佛造像,线条细腻,质感强烈,达到借石永生的效果。海棠山的造像基本上没有雷同的,在许多小的图案上也要凸显个性。比如无量寿佛手托的净瓶,34尊无量寿佛造像中,小小净瓶的式样达10多种。雕刻着千变万化的佛像,有的10尊为一组,最多的一组有26尊,称为“集仙石”。是国内罕见的石刻佛教谷物雕像,虽经300多年风雨侵蚀,仍保持完好,色彩清晰。
         在艺术风格上,海棠山摩崖造像继承了北齐造像的风格,表现出北方少数民族淳朴健壮的形体美,同时借鉴了晚唐造像的风格,体态丰满健壮,胸腹隆起,上着帔(pèi)帛,下着大裙,此外,还彰显出
蒙古族、藏族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
       与摩崖造像遥相呼应的是海棠山后身天然形成的佛、寿景观,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由三座由峰组成的卧佛,长999米、体态匀称、形象逼真;卧佛的躯干上由祼岩组成的寿字,高200米、宽100米,线条清晰,为“东藏”名山涂上一层神秘色彩。
       海棠山摩崖造像群见证了清代藏传佛教在蒙东和辽西地区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是一座鲜活的蒙藏佛教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