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自己还是初出茅庐的小萌新,在前辈的介绍下,第一次了解到“
洛克
线”
了解到远在
川西
的
贡嘎
岭山区,三神山的传说。
当时心生向往,想着可以在前辈们的带领下,潇洒走一回。
但是现实很残酷,三神山的转山路线平均4000米海拔以上,
出于安全着想,对徒步的队员有一定的要求。
连高原都没去过的我,当场被泼了一盘冷水。
那一刻,觉得“
洛克
线”离我是那么的遥远,可望而不可即。
但是“
洛克
线”已经化成一颗种子,深埋心中,慢慢汲取养分,等待发芽开花的那一天。
从开始入门的“梧桐山”、“七娘山”、“白云嶂”、“
东西冲
”…
再到 “大南山”、“龙斗峰”、“武功山”…
接着“梅里内转”开启高原徒步初体验。
后面火车进藏进一步体验高原环境,前往“珠峰大本营”仰望珠峰,
直至今年春节的“
尼泊尔
abc”。
这一路走来都是在为这一天的到来而做准备,所有的养分,浇灌到种子上,
希望的萌芽终于长成参天
大树
为此,这次的“
洛克
线”我把它当作自己的毕业路线,献给一路走来的自己,
也给未来的自己画上一个新的起点。
说到“
洛克
线”,他不是一个以地名来命名的线路,而是以一个
美国
探险家的名字而命名的。
为什么呢?让我们把历史的指针拨回到1923年。
当时,有一个叫 约瑟夫•
洛克
的
美国
探险家,
他得知经书记载的“极乐世界”、“玉龙第三国”并非虚构,而是存在于
川西
贡嘎
岭山区,
打算借道
木里
前去探访,但是遭到
木里
王回信拒绝。
但是
洛克
这哥们不甘心,次年就来到
木里
。
木里
王向他解释,那一地区全名叫“念青
贡嘎
日松
贡布
”,
有三座相邻而立的神山驻守,被称为“三怙主雪山”,是每个藏族人都想朝觐的圣地,
但匪帮在那里一边抢掠杀人,一边转山赎罪,已无人敢去。
最后,
木里
王找到匪首和他谈判,
洛克
最终得以两次进入亚丁,深入
贡嘎
岭地区,
在
洛克
打算第三次进入的时候,被匪帮拒绝。
因为匪帮认为
洛克
前2次深入
贡嘎
岭地区的行为触怒了山神
洛克
这哥们也不是什么死脑筋,知道这些悍匪极其凶残,无奈放弃了第三次到亚丁考察的愿望。
但
洛克
在
美国
《国家地理》发表了他撰写的文章和拍摄的照片,在西方世界引发轰动。
后来一个叫“詹姆斯•希尔顿” 的
美国
作家,以 约瑟夫•
洛克
穿越时的文章、照片和探险经历为素材,
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中虚构了传说中的“
香格里拉
”,
其
中亚
丁的三神山世界为世人神往。
而 约瑟夫•
洛克
探险时从
木里
穿越到
贡嘎
岭地区的这条线路,则被后人称为“
洛克
线”
本游记著作权归@尘粒Player所有,任何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