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中提及地点

寻找老厦门精华篇 “八市”美食走透透(附地图)

没吃过这些“八市美食”,怎能说尝过“厦门味”?

八市是厦门商业最草根区域,是“老厦门”的代表。早年,龙海讨海人在第一码头一带靠岸,做海产生意,并慢慢聚集,形成市场。真正的八市(民国建)实际上在营平路靠开平路那一段,本是一栋大楼,现在大楼门牌号还是写着“第八市场”,后占路为市。

而今天的八市是原本由好几个市场集合而成,范围扩大到了开禾路、打铁街、开元路一带,几乎汇聚了当今厦门最齐全的海鲜,当然这也是厦门现存最古老的,菜品最丰富的菜市场了。当然在八市不仅仅可以买菜,更有地道的美食。今天就跟着手绘地图一道,看看八市美食圈中的各种特色小店吧。

美食@大元路

赖厝埕扁食嫂

【大元路8号】

“赖厝埕扁食店”是厦门人心目中最古早的小吃店之一,解放前就有了。店门口的巨幅照片上,扁食嫂邱素华婆婆依旧笑眯眯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招呼你进来坐坐,吃一碗她亲手做的扁食。

扁食店所在的位置原本叫赖厝埕,后来这个地名被大元路替代,一心想延续传统的头家觉得应该把这个旧地名也继承到招牌上。扁食皮薄肉嫩、入口即化,汤汁鲜美。在这间店里,你大可相信老板的推荐,从他的母亲到他,已经服务了这里的5代人了。

眼镜同安封肉

这家店原在开元路上,现搬至大元路。这家店的老板顾名思义就是个眼镜老板,在不炒菜的时候常常坐在店门口喝酒吃菜,因为离八市近,他们的菜常常很新鲜,应有时鲜也靠谱,种类虽不如大菜馆那般华丽,但是做出来的菜很扎实。应着店名,点个封肉就白饭也是不错的。

芋包王

【大元路27号】

“芋包王”的老板王志杰是厦门好清香创始人王朝基的孙子,他传承了爷爷的手艺。店里招牌“沙茶炒粿条”用蒜蓉汁和秘制沙茶酱一起炒,加入鸡蛋、卤肉、韭菜、豆芽等。口味鲜香,非常道地,博得老厦门人的一致好评。另外,店里的海蛎煎也走传统路线,选用了同安海蛎和惠安地瓜粉,料足味正,口感Q嫩。现有两家店,老店在开元路,新店在大元路。

阿吉仔

【大元路37号】

源自同安,很多老厦门人都是排队去买的,他家的招牌是马蹄酥。最为出名的是椰子饼和马蹄饼。口味清淡不油腻,厉害之处在于它面皮的功夫,酥到不行。每在早市时,门口都会排个长龙,因为销量好,东西自然也就新鲜,对于茶配与伴手品来说,这间店是个好选择。其实“赵小姐的店”热卖的馅饼也是找阿吉仔代工的。

美食@开元路

谊兰饼家

【开元路121号】

前两年,厦门冒出了许多以“兰”字结尾的传统饼店,而这兰字情节,皆起源于只剩下传说的“庆兰斋”饼铺,这间传说中的饼铺兴盛一时,并奠定了厦门馅饼的风格,后来庆兰斋历经浮沉后淡出了厦门人的视野,但庆兰斋里做饼的泉州朱师傅把他的技艺传给了他的小儿子朱师傅,现在朱师傅儿子的朱师傅又把它教回了厦门大街小巷,位于开元路的谊兰饼家也是小朱师傅的硕果之一,如果种类太多不知道该买些什么,那馅饼和各式蛋卷是首选。

141 大排档

【开元路141号】

141大排档在近年成了开元路上最大的大排档,店内发挥了物尽其用的精神,衍生出了一条长长的菜单,用餐点设在骑楼内,蜿蜒转折,骨骼精奇,在这间大排档用餐其实可以选择二三楼靠阳台的位置,正好也可以借看风景之余缓解下吃太饱的尴尬。如今141在大元路原好清香旧址又开了一家分店。

亚本麦奶花生汤

【开元路158号】

亚本以卖麦奶和花生汤为著名。店小而不起眼,但却很有名。有慕名来的,也有乡里乡亲从小吃到大的食客。麦奶是由麦子磨成奶状而成的,香浓,稠密,甜而不腻。麦奶开了三代。麦奶不是麦子加奶,是麦子熬成奶状所以叫麦奶。麦子炒熟,再磨成粉去熬。最早是用手工的现在用机器磨了。这个麦奶十分香浓,因为料比较足,所以保持这样的稠度。花生汤也是不错选择,没有黄则和那么甜。

韭菜盒(八市口面线糊店)

【开元路162号】

好的韭菜盒需要做到层次细致分明。其选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腿肉、扁鱼、韭菜、冬笋、豆干等混炒做陷,然后包成个凸起的圆饼形,且边用手做成波浪状, 后入油锅热炸,吃起来需得是皮酥香脆、盒馅鲜美。好吃的韭菜盒难找,因为得材料新鲜,还得手工精巧。

颜味古早美味锅边糊

【开元路164号】

锅边糊、油饼是福州的早餐内容,但在厦门的这一家也做得不错。这里的锅边糊都是现点现做的,几乎不放调料,靠各种海鲜来提味,比如海蛏、虾。锅边糊里还有一个秘制酱汁卤制的卤蛋,蛋白嚼劲十足也很入味。锅边糊若再搭配上油饼,滋味更棒。

美食@开禾路

咸鸭蛋、胡仁豆等临时摊位

【开禾路和开元路交叉路口】

在闽南佐粥的小菜至少有十数种,像咸蛋、菜脯、酱瓜、干炒花生、咸牛奶块、腌小螃蟹、腌泥螺、腌角瓜、榨菜、肉酱……还有胡仁豆,胡仁豆是闽南语里对豌豆的称呼,蒸出来的胡仁豆是黄色的,松软绵密,是佐粥佳品,趁热单吃也还不错。

在早时,早晚餐吃粥是老厦门的习惯,这种主卖胡仁豆又卖咸鸭蛋的小摊位通常在清早就出来了。后来大家越住越离,早起的人也越来越少,这些小摊子就改在了黄昏时分出现。

老吴春卷皮

厦门人喜欢吃春卷,好的春卷都伴有薄而坚韧的春卷皮,至于哪家春卷皮最好,那就看哪家撑得最久便知,在八市入口的这家春卷皮,已经经营了三代人,门口小黑板的价格在这几年间只换了两次,每次经过都觉得老板很开心,两块超厚实的平底锅好似是他们的打碟机,转一下铲一下,转一下铲一下,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滋味。

钟丽君满煎糕

【开禾路30号前小摊位】

满煎糕松软滑润,富有弹性,经济实惠,食用方便,是闽南地区经常食用的汉族特色糕类早点之一。此糕呈锥形,内似蜂窝,食松软,夹层香甜,是冬春季节的佳点。清晨起来,胃口还没完全打开,喝上一杯刚榨好的豆浆,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日子顿时神清气爽。钟丽君的满煎糕里,“绝招”是鲜奶、蛋和花生,其中鲜奶当水用,比例大,也因此吃起来很厚实,再搭配上龙海老家的花生,让顾客吃了流连忘返。

红发糕饼店(龟粿、糕等)

【开禾路16号】

闽南人好神,好祀,好求取,祭祀是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供盘上除了俗世的瓜果还有米面转化而成的糕粿,这些糕粿种类主要是发糕、红龟、红圆还有甜饭,发糕是用面粉蒸制而成,取它在制作过程中,因蒸汽加热而迅速膨胀的发起之势以祈兴旺之意。红龟,以糯米与粳米制成米浆,再将其蒸成七分熟的皮,然后用天然染料染红,随后加入内馅,最后用磨具印成龟样蒸制而成。

还有一青色的种鼠壳龟,是用清明草染的皮。这些糕点只有在闽南人比较重视的祭祀上才会用到,比如每年正月初九的天公祭。还有一种大龟,同样是以米面制成,这种大龟主要用于宫庙里的祈龟活动。

朱记手撕鸡

厦门八市内朱记手撕鸡 ,厦门第一家手撕鸡店。小小的店,大大的惊喜。手撕鸡皮爽、肉嫩,加上芫荽增香添色去油腻,连同鸡肉吃进口中齿颊分外生香。还有鸭胗、大肠、猪肚、猪耳朵、猪尾巴、凤爪、腐竹、海带、豆皮之类的,都很好吃。

阿杰五香

【开禾路111号】

位于开禾路近担水巷口。从早上7点开到晚上7点,他家做五香的油是有品牌的桶装油,路人都可以看到,所以生意火爆,他家的五香吃起来外酥内嫩、醇香可口、回味无穷,一个两块钱。

美食@老八市

陈源香

肉干和肉松常常是奶奶骗小孙子多配饭的利器,因为它干瘪便携好保存,已成为了厦门很好的伴手品,但现今肉干产量很大,为了降低成本,常有人以次充好,如果想要求个原来滋味,还是得去这间隅居在菜市场里的肉松店,肉干的底线把持得很好,一片肉干便是一片好肉。

陈星仔饮食店

【八市十字口】

门口是个肉摊,后面却是一个小吃店。因为开在八市市场区的十字路口里,八市里许多摊贩和采购都会以他的面线糊和咸粥当早餐,老板是少年在此打工的龙海人,因 为人老实勤快得到师傅栽培,做久了便在此站稳脚跟。为了给他的面线糊和咸粥多加几种配菜,他亦学着做了一手好卤味,特别是卤鲂鱼。

陈有香

【八市十字口】

“咖哩陈有香”小店门口,挂着一幅写有“全国第一家沙茶辣”的牌匾。店里女主人介绍,她公公陈高劝是印尼华侨,印尼辣粉非常出名,解放前公公就在这卖胡椒粉、咖喱粉、沙茶辣粉。

起先没有像样的店面,陈高劝只是在小摊上用几个瓶子摆着卖,不过咖喱陈的规模陈的名声从那时起就渐渐有了。后来咖喱大了,前面开店铺,后面搞作坊,作坊里两个炉灶同时制作辣粉。

女主人说,随着辣粉销量日益增大,作坊日夜赶工,邻居受不了作坊里飘出来的呛味。七八年前,咖喱陈在浦南设了工厂,曾经忙碌的手工作坊终于清静了下来。

友生风味小吃

【古营路2号】

八市入口处 “友生风味小吃”你能品到堪称厦门四绝的:猪脚面、沙茶面、清汤面、以及卤面,这里的每种面都有其独特美味。一碗汤面好不好吃,最主要的就是要看汤头香不香。友生的店主自豪地将自己的汤头称作魔汤,美味到让你吃了一次就想吃第二次。

主要以碱面为主,加之不同浇头。之所以用碱面是因它爽口有劲,加工起来快熟又易保存,但也有人吃不惯。浇头的汤各有千秋。

沙茶面以其浓郁的海鲜味与花生酱味道诱人;清汤面是沙茶面的好搭子,如果一下不习惯重口味,可以选择它,清汤多用猪骨和各种内脏熬制;猪脚面是以卤猪脚汤为浇头,然后在上桌时滴些高粱酒更可把猪脚的肉香与卤汤里的香料味提出;卤面的卤汤浇头是厦门风格的红卤,汤以淀粉勾芡,汤色发红,浓稠剔透,里面加着金针鸡蛋香菇丝。

美食@八市周边

佳味再添

【大同路49号】

在大同路的华丽十字路口边上有一个很显眼的菜馆,招牌上贴着手写体的“佳味再添”四个字,但老厦门人更习惯叫这里“吴再添”,其实这里原本是国营的大众饭店,由于经营着没什么特色的大众菜,生意日下,后来找了个叫吴再添的本地名厨来救场,随后吴在这间馆子里竖起本地菜的招牌,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这间菜馆逐渐变得名声显赫,而“吴再添”也成了这间馆子的招牌。

多年后吴与这间国营餐厅断了合作,便又改名“佳味再添”,现今如果没有闲腿再细逛那些街巷,选择到这里亦可以收集遍地道的本地小吃。

新厦虾面

【人和路51号】

虾面是较早在厦门流行的面食,是厦门主要的五种小吃面之一,碱面底,虾汤浇头,做法大致是以新鲜狗虾壳捣碎熬煮沥汤,再加冰糖猪骨熬煮形成浓郁汤头。

新厦虾面是躲在深巷里的一间小店,至今已有20个年头。加料上,可选单份料或双份,加蛋或不加蛋。老板几乎是以健康在拼美食,每天穿着短裤窝在两个炙热的小灶旁就只卖三锅汤。

小笼包

【横竹路35号】

开在横竹路上,没有店名,一个老婆婆和他的儿子一起经营。卖的东西永远只有两样:现点现蒸的小笼包和炖罐汤。小笼包肉馅鲜嫩、汁水浓郁;而猪心炖罐里加入了当归和枸杞,不仅美味也很养身。来的不凑巧的时候,你就必须站着候位,但依然有很多人乐此不疲的大老远专程来品尝。老店自然也有老店的脾气,服务态度不可能很好,东西卖完了就关门,所以去这家店一定要早点去哦,晚了可能吃闭门羹的。热腾腾的小笼包搭配上一盅醇香的炖罐汤,生活很简单,美味也很简单。

厦门手绘地图 整理 部分文字参考悦城“不知道这22家店,敢说你知道什么是八市”。

APP内查看更多攻略
0
举报
推荐阅读
加载更多
温馨提示
APP阅读体验更佳,前往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