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中提及地点

敦煌东线丨莫高窟里的千年,鸣沙山中的绿洲

敦煌,不知是历史上哪个民族赋予了这里如此动听的名字,汉帝国的统治者根据当地的读音,在这里设置了敦煌郡,敦煌从此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敦,大也;煌,盛也。这里是河西走廊的终点,更是迈进西域的起点。中西之间的三条商路在这里交汇,中西方文化、贸易在这里发生交融,一时之间成了“华戎所交,一大都会”。敦煌千年的繁盛由此开始。
各国使节、僧人、商人络绎不绝,前秦建元二年(366年〕,乐尊和尚途径敦煌,忽然发现三危山金光闪闪,犹如万佛临世,他在岩壁上开凿了敦煌的第一个石窟,莫高窟从此诞生了。
直到明朝,朝廷在河西走廊中段建起了嘉峪关,作为帝国西端的终点,并将嘉峪关关闭,以西的居民全部内迁,敦煌恰好处在关西,从此敦煌再也没有往日的阜盛场景存在了。

敦煌的旧与新

敦煌很老,敦煌也很新。这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小城,经历过繁荣,也经历过衰落,如今一带一路的推动,这个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节点迎来了新的春天。从公交车站走到青旅,1.5公里左右的路程,基本上就已经穿过了整个市中心了。
这里并没有太多高耸的建筑,但每一处建筑都像是新的,铺上柏油的道路很干净,莫高窟壁画的元素被广泛运用到街边的装饰上。

党河——敦煌的母亲河

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是敦煌的母亲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敦煌儿女。党河两岸已经建立起了国家水利风景区,河水极为清澈,风情线上修建了仿汉唐时期的建筑,党河大桥上也尽是莫高窟的雕塑造型。

敦煌博物馆——可以拍照的复刻版

在敦煌莫高窟内部是不能照相的,不过在敦煌博物馆是可以的。如果对敦煌的历史不太了解,不妨在参观莫高窟前先来博物馆学习一番。博物馆的外观似一座烽燧,而内部最大的看点在于展示了一部分莫高窟藏经洞文书,尤其是藏文的经书。

1900年道士王圆箓无意间打开了后来被列为17号窟的藏经洞,封存了近千年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敦煌的浩劫也由此而来。这些5-11世纪的古代文献,吸引足了世界的目光。西方探险家来了,清廷的官员也来了。西方人用金钱、用谎言掠夺窃取了大批的文书。

如今,这些文书散落在世界各地,令人痛惜,敦煌是中国的,不过,由此而生的敦煌学却是属于世界的。

除了敦煌文书,佛教造像艺术与壁画艺术也是构成敦煌学的重要一部分。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莫高窟。
莫高窟的建造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而且壁画的题材非常的丰富,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画工精湛,水平之高,后人难以企及,然而历史却并没有留下一位画工的名字,不失为遗憾。

莫高窟——千年文明

莫高窟的入口并不在莫高窟,而是新建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如果是旺季一定要预留好充足的时间去取票,如果没有买到票,可以碰碰运气应急票,跟常规票的路线是分开的,参观的洞窟也要少一些。
在数字展示中心,会观看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的电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大约40分钟。

由专业讲解员带领前往景区

看完虚拟的莫高窟后,乘坐景区的巴士才前往真正的莫高窟。进入莫高窟,必须要跟着讲解员走,并不额外收费,每一个讲解员的参观线路是不一样的,除了几个必看的主要洞窟外,其它的洞窟根据不同的讲解员而异。

可参观的洞窟数量有限

莫高窟一共有735个洞窟,一般在旺季的时候能参观8个洞窟,而在淡季不仅票价减半,而且能参观的洞窟可以达到12个。莫高窟不像其它地方,每一个洞窟几乎都是用防盗门锁死的,参观时只有特定的讲解员才会打开。

第96窟是常见的“大佛殿”

所看的洞窟不多,能在脑海中留下印象的则更少。因为在洞窟里不能拍照,所以回来之后还需要通过数字敦煌以及各种纪录片来加深印象。从外面看,敦煌唯一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就是“九层楼”,这莫高窟的第96窟,也称大佛殿。

在石窟群的正中,红色的廊柱与黄色的崖壁产生鲜明的对比。里面所塑的是唐代的泥胎弥勒大佛,弥勒佛盘腿而坐,是世界上最大的。

第148窟里的卧佛

在莫高窟也参观了一尊卧佛,这是第148窟,为盛唐时期的作品。窟顶所绘的千佛场景,历经千年依旧色彩鲜艳。卧佛背后站立的一排的七十二身塑像则是清代重修的,显得有些呆板。
今天我们在莫高窟所看到的很大一部分塑像都是在清代重修的,与前代不同的,清代的塑像几乎就是对造像的破坏,丝毫无美感所言,所幸的是,清朝人没有对精美的壁画下手。

藏经洞文物陈列馆

藏经洞文物陈列馆介绍了藏经洞所经历的故事。2016年是莫高窟自公元366年乐僔首开石窟1650周年,在莫高窟美术馆举办了“1650——文明的回响”展览。在这里,二维平面的壁画成了3D立体的动画,跃然纸上。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

如果说敦煌博物馆讲述的是敦煌的历史,那么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介绍的则是敦煌石窟的历史,这属于莫高窟参观的最后一处。敦煌石窟不仅仅只有莫高窟,还有西千佛洞、安西的榆林窟。而陈列中心则有8个按照原窟大小复制的石窟,均是各时期的石窟精华。

鸣沙山——大漠之边

从莫高窟返回市区后,乘坐3路公交车可到达鸣沙山月牙泉。

这里是库姆塔格沙漠的边缘。人们说,鸣沙山和月牙泉是沙漠之中的一队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能在沙漠之中流淌出这一湾清澈的泉水,实在是天工造化。

月牙泉——沙漠绿洲

从月牙泉出来,沿着设置的木质的踏板,徒步攀爬到山脊,就可在这里等待日落了。而且还能正好一览月牙泉的全貌。

滚下“山”是最轻松的办法

下山的方式可以不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下,而是直接从沙子上冲下去,其实滚下去会更刺激一些。记得在初中课本中学过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他说从山上滚下去“发出轰隆的巨响,像打雷一样”。

沙漠里的最佳麻豆,骆驼

在沙漠里,骆驼是人类最好的伙伴,也是沙漠摄影的一大法宝。

在回家后的几个月后,我再次穿上这天穿的外套,口袋里居然还摸出了沙子;这双鞋子光在接下来的旅行中我就洗了两次,回来之后又洗了一次才算清净。相机的一些凹槽处甚至沾上了沙子,所幸没有进入相机内部,清理干净也没有大碍。

APP内查看更多攻略
0
举报
推荐阅读
加载更多
温馨提示
APP阅读体验更佳,前往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