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中提及地点

【东三省名胜赏游】沈阳大帅府(下):附属建筑群

五、院外附属建筑

参观完东院大青楼、小青楼、关帝庙,绕过福字影壁就出了主体院落到院外参观赵四小姐楼、帅府办事处和边业银行这三处院外附属建筑了。

注意,一旦从东院出去就不允许再走回头路再次进入东院了。

(一)赵四小姐楼

在帅府东院外,即一走出景区出口就能看到有一座赭红色的二层日式小楼,因1929年至1931年赵四小姐在此居住,而得名“赵四小姐楼”,又名“赵一荻故居”。

赵四名绮霞,字一荻,在家中她排行老四,家人习惯地称她“赵四小姐”。

她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庆华,在北洋政府时期官至交通部次长。赵四小姐从小在天津长大,曾就读天津著名教会学校——中西女校,接受西方教育。

1926年,赵四小姐同张学良将军在天津蔡公馆的一场舞会上相识,此后不顾家人反对随张学良来到奉天,在北陵别墅居住。聪明贤慧、心胸宽阔的于凤至感念赵四对张学良的一片真情,所以决定买下这栋小楼,并且亲自督工设计,送给赵四小姐。她和张将军唯一的儿子张闾琳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多。

赵四小姐楼占地547平方米,建筑面积428平方米,一楼有门厅、琴房、舞厅、衣帽间、外厅。二楼有会客厅兼书房、卧室、佣人房、卫生间。赵四小姐楼装饰豪华,这里既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描金彩绘,又有欧式雕塑廊柱,是中西艺术的完美结合。

赵四小姐把自己的这间卧室设在西北角,虽然阴冷一些,但抬眼就可以望见大青楼里张学良办公室的灯光。

(二)帅府办事处

从帅府出来右转就能看见一座西式的带有钟楼的精致建筑,就是办事处了。不过,您别着急去,目前那里是景区办公人员办公区域,不能进入参观,如有兴趣,在外边看看还可以。

▲左边红墙属边业银行,右边灰墙是大帅府,这条巷子正对的就是办事处。

帅府办事处就是位于帅府大院东南侧,占地3291平方米,建于1925年。是一座罗马式建筑,用以接待帅府客人,因其主楼内有一个豪华舞厅,人们也称之为“帅府舞厅”。

(三)边业银行(沈阳金融博物馆)

位于帅府大院正东。东临朗阳街,南临帅府办事处,西北是赵四小姐楼。四周有道路环绕,占地4967平方米。该建筑是一座东西合壁式建筑。

边业银行正门有六根直径一米的巨型罗马式门控,是由花岗岩石雕刻而成的,直到三楼。三楼以上又是一座西式门楼,亦排列六根小一点门柱作为装饰。

门前十一级石阶形成的高大干台,平台两例装有华丽饰灯,使此楼十分壮观。

边业银行前楼为四层,后楼依次为三层、两层。两层楼部分是四方环型,使院中形成天井。南例有门洞与外面相通。此楼有异常坚固的地下室作为银行库房。总建筑面积为5603平方米。建于1925年。

1、边业银行的创立
边业银行是北洋政府时期始建的一所地方性商业银行。成立于1919年,是由西北筹边使、皖系军阀徐树铮"以开发边疆,巩固国防为名,呈准当时的北京政府立案"而设立。边业银行这个名字取开边创业之意。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习军事。一直联奉抗直,与冯玉祥等直系军阀仇怨甚深。后因南征失利及军阀间的不和,徐树铮转向西北筹边。他以武力为后盾,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无条件撤销自治,回归中国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并以西北筹边使身份坐镇外蒙,加以经营。边业银行就是这个时候成立的。后因他曾暗杀冯玉祥的舅父陆建章,故冯玉祥对他更加仇视,命张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树铮乘火车离京经廊坊时将其劫持并枪杀。

2、总部几经变迁
(1)边业银行总行设在库伦(今外蒙古乌兰巴托)
(2)1920年迁到北京
(3)由于战乱及其它原因,边业银行一直经营不善。1924年二次直奉战争奉系胜利,张学良收购原来的殖边银行的股份,然后再增资扩建,该行由奉系地方势力控制。边业银行于1925年4月10日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再次开业,总行设在天津,张学良为总经理。在北京、上海、张家口、丰天、长春、哈尔滨、黑河设分行。

(4)张作霖父子在1926年6月又将边业银行总行由天津迁到奉天。1926年7月1日奉天分行改为总行,即东北边业银行,天津总行变为分行。东北边业银行成立后,在东北各地先后设立分支机构26处,全国共有分行30余处。由于东北边业银行股东皆为政府要员,业务开展颇为顺利,经营日益兴旺,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共有员工237人。

3、终结
"九·一八"事变后,被日军接收,1932年并入伪“满洲中央银行”,张学良又在天津另立边业银行总行。

▲1935年底结账日,边业银行(天津)总行会计科科长韦锡武向总经理韦锡武久汇报该年边业银行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

1936年经张学良批准,向关内东北人募集股金,将天津边业银行改为股份有限公司。但不到一年,因资金不足,股东纷纷抽股,边业银行变为张氏的独资银行。1936年8月1日,总行移至上海。1937年4月,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软禁,同年10月边业银行宣告停业,结束了它的历史。

4、满满真实的穿越感
边业银行最出名的莫过于其一层业务大厅的那些栩栩如生的蜡人了。

▲遍布着各个形色的蜡像,均为民国时期装束,个个栩栩如生,即便一个游客也无,这里也不会寂寞,仍然让人感觉到边业银行当年的繁荣时期。

5、金融与钱币展览
这一块内容非常多,如果时间有限可以选择性地看看。有东三省金融简史、外国钱币展、人民币发展历程展览,还有关于银行、保险、股票等的诞生和发展。对此感兴趣可以慢慢观看,定收获巨大。

★★★“百年张学良”解说

将景区内关于张学良一生历史的展览解说附于此处,以便大家提前了解节省游览时间。我相信在了解相关历史人物背景的基础上会使名胜古迹的游览更加有趣。

第一部分 关东骄子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1901年6月3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这个在马车上诞生的小男孩就是后来数次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张学良。

▲1901年6月3日,农历四月十七日,在母亲赵氏夫人逃难途中,张学良降生在颠簸的马车上。

儿时的张学良活泼好动,这个玉手球就是他幼年时最喜欢的玩具。

张学良的父亲是北洋军阀末代国家元首、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这是张学良与生母赵氏的合影,可以看出,他昂首挺胸,自幼就表现出不凡的气质。这是张学良的原配夫人于凤至,1915年,张学良遵从父命与年长自己3岁的于凤至正式结婚,并育有一女三子共四个孩子。

张学良自幼天资聪颖,作为长子,张作霖对他宠爱有加,寄予无限厚望,遍请名师为其启蒙讲授《四书》、《五经》及英文、法文,使张学良深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双重熏陶。这两位就是张学良的国文老师,关东名流白永贞、著名金石史志学家金梁。1915年,张学良参加了奉天基督教青年会,张学良在此结识了普赖德、端纳、阎宝航、余日章等友人。1915年,刚刚步入社会的张学良就参加了反对日本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运动。少年张学良以一个“爱国狂”的姿态步入了社会。

▲版文:“我做梦也没想到当军人,我希望学医,成为救人的医生,结果倒成了杀人的军人”。

1919年,原本立志从医的张学良遵从父命,进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学习,在这里他结识了战术教官郭松龄。郭松龄是一位具有极强的民主主义思想,张学良将其视为良师益友。1920年,张学良以优异的成绩从讲武堂毕业,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此后,张学良追随其父张作霖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两次直奉大战,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军事指挥才能。

长期的内战征伐,使张学良目睹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生灵涂炭、民间生活苦难深重的惨景,产生了强烈的“息兵罢战”思想。

北伐战争开始后,张学良追随父亲对抗北伐。在北伐军的强大攻势下,奉军节节败退,张学良劝父亲张作霖“息争罢战”。1928年5月9日,张作霖在张学良的极力劝说下,发出息争“佳电”,退守关外。展板上能看到奉军由京汉线撤退的情景。由于张作霖在返奉途中被炸身亡,年未而立的张学良子承父业,主政东北。

第二部分 主政东北

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退守关外的张作霖。6月17日,张学良乔装改扮成一名伙夫,从滦州返回奉天后于21日正式对外公布张作霖逝世的消息。为父发丧后,年仅28岁的张学良被推举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从此开始了他主政东北的政治生涯。

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在同一天换下了象征张作霖时代的五色旗,升起了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这是奉天、吉林、黑龙江易帜的情形。这里复原的是张学良在奉天宣誓就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的场景,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长达16年的军阀混战和长期分崩离析的局面彻底结束,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张学良面对内忧外侮、国难家仇,时刻不忘经济建设,发出了“急起直追”的呐喊,亲自主持倡导了“东北新建设”,他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东北的夹缝与抗衡中,整军经武、振兴实业,开垦农业、修筑铁路、建筑港口,极大地推进了东北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东北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十个第一。

张学良积极鼓励和支持发展实业,振兴民族经济,形成了自建铁路、自建煤矿和重工业工厂为基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当时,东北有一批民族产业居全国之首,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陶瓷制造工业企业——肇新窑业公司。这是由辽宁迫击炮厂生产制造出来的国第一台载重汽车——民生牌汽车。

奉天纺纱厂是东北地区最早、最大的具有现代工业意义的民族棉纺企业,1931年1月,该厂产品获国民政府工商部国货展览会金质奖章。这是张学良主持修建的葫芦岛港筑港开工典礼时的盛况。

张学良通过多年的实践,深刻体会到“建设第一需要人才”,为此,他出资扩建了东北大学,不惜重金招聘名流学者,实行专家治校,还亲自担任东北大学第三任校长。同时他还捐资修建了许多中小学,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这就是张学良资助建立的同泽男中、同泽女中和海城同泽中学。

张学良本人十分喜爱体育,他倡导体育教育,主张“健身强国,抵御外侮”。由他出资修建的汉卿体育场,是国内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这位就是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1932年,张学良资助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成为中国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始。

正当张学良意欲大展宏图,努力建设东北之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政府派和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北平国民政府派挑起了新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中原大战爆发后,拥兵关外的张学良成为各方极力拉拢的对象。1930年9月18日,不忍同胞再遭罹难的张学良发表拥护中央、呼吁和平的“巧电”,明确表示支持南京国民政府、武装调停中原大战,从而避免了国家再次卷入内战的漩涡。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沈阳城,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东北大好河山全部沦丧、三千万东北同胞落入日寇的铁蹄下。这是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张学良给东北军的电文,电文中要求“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这是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相继沦陷的情景。

1933年2月,日军进犯热河,张学良率东北军将领发表通电誓死保卫热河。热河抗战由于守将汤玉麟临阵脱逃,动摇军心,加上南京政府并未给予有效的支持,热河很快失陷。热河失陷后,全国舆论大哗,一致谴责张学良为“不抵抗将军”。张学良代蒋受过引咎辞职。辞职后,张学良以极大的毅力戒除了毒瘾,带着家人前往欧洲,寻求救国之路。

第三部分 兵谏救国

1934年3月1日,张学良接受蒋介石任命,就职豫鄂皖“剿总”副司令。此时,张学良积极追随蒋介石,坚决执行“先安内后攘外”政策。

1935年10月,蒋介石宣布在西安成立“西北剿总”, 张学良任命为“西北剿总”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之职。从此张学良与他的东北军被蒋介石推向“剿共”的最前沿。这是亲任西北“剿总”总司令的蒋介石与受命为代总司令职的张学良合影。

初到西安的张学良对此次“围剿”充满信心,却不料东北军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在劳山、直罗镇等战役中惨遭失败,不仅两个师一个团被歼,而且蒋介石又拒绝给死亡将士抚恤。这极大地打击了张学良,眼见复土无望的张学良思想产生了极大波动,逐渐产生了“联共”抗日的思想,为寻求解决之道,张学良秘密只身前往上海,会见了东北爱国人士李杜和杜重远,希望通过他们同中共取得联系。

1936年4月9日,张学良和周恩来在肤施天主教堂正式会面,双方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同时张学良提出联蒋抗日的主张,得到中共的理解和赞同。

面对日寇的大举进攻,蒋介石仍然顽固地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张学良、杨虎城所部在剿共行动中的不做为,逼的蒋介石多次飞抵西安督师“剿共”。这时的张学良为劝蒋抗日做了大量的工作。1936年10月,张学良借在洛阳为蒋介石祝寿之机,劝蒋抗日,却遭到了蒋介石的严辞拒绝。同年12月,张学良又亲自到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苦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样遭蒋严辞拒绝。

1936年12月7日,张学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再次赴临潼晋见蒋介石,声泪俱下痛陈“剿共”利害。蒋介石始终不为所动。在多次劝谏、苦谏乃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基于爱国主义义愤,于1936年12月12日,毅然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子文、宋美龄也飞抵西安。经过张杨、中共和宋氏兄妹的三方会谈,在蒋介石答应以他领袖的人格担保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后,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决定亲自送蒋回南京,并做好了最坏的思想准备,这是他临上飞机前给东北军各军长的手谕:“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望诸兄听从虎臣、孝侯指挥,以杨虎臣代理余之职。”果然,到达南京后,背信弃义的蒋介石马上组织军事法庭判处张学良十年徒刑,交军委会严加管束。张学良从此失去人身自由。

第四部分 幽禁岁月

这是张学良将军被幽禁时辗转流迁的路线图。从南京-奉化-黄山-萍乡-郴州-沅陵-修文-贵阳-开阳-桐梓-重庆,最后到达台湾的新竹井上温泉,共经历了12个地点、7个省市,辗转了大半个中国。

这是张学良在凤凰寺送子殿壁上的题诗:“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当时正值全国抗日怒潮风起云涌,张学良将军作为一名爱国将领,不能参加抗日,心里无限感慨,因此写下“雪仇”和此诗,以此抒发自己不能抗日的悲愤心情。

1946年11月,张学良被转移到台湾新竹井上温泉,开始了在台湾的幽居生活,山中的幽居生活虽艰苦却也丰富,种菜、写日记、研读明史、听收音机等。

1959年,蒋介石下令解除对张学良的“管束”。在台湾幽居的漫长岁月里,张学良在宋美龄的指引下皈依基督,并同张大千、张群、王新衡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经常组织聚会,被外界称为“三张一王转转会”。

1964年,张学良征得于凤至的同意后,与于凤至正式离婚,同陪伴他度过幽禁岁月的赵一荻女士正式结婚。

1975年,蒋介石在台北病逝,张学良私挽一联:“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张学良与蒋介石几十年的恩恩怨怨尽在不言中。

1990年6月1日,由国民党元老张群先生发起的张学良将军九秩华诞寿宴在台北圆山饭店隆重举行,这是张学良夫妇在祝寿会上的留影。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将军第一次飞离台湾前往美国探亲访友。张学良在美期间接受了“美国之音”的采访,再次表达了他的和平统一思想,他说:“我衷心希望两岸能够和平统一,这是我最大的希望。”并明确表示“假如双方敌对的问题没有了,我就可以回家乡。”
1994年张学良、赵一荻正式定居夏威夷。这是他们的寓所——夏威夷希尔顿公寓。这是2000年5月,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等多家单位前往夏威夷举办“庆祝张学良将军百岁华诞祝寿活动”的情景。

2001年10月15日,走过了人生风雨百年的张学良将军在夏威夷磕然长世。这是将军的长眠地——夏威夷神殿谷。在他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复活在我,生命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亦必复活。”

★★★补充资料

最近一次到大帅府仅仅看到了张学良的历史展览,八年前到这里还有张作霖的展览呢,放几张照片略作参考。

八年前携妻第一次来大帅府参观时,我俩对下边这个印象最深。

张作霖一共娶过六房太太,子女也可谓是枝繁叶茂。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张作霖还有一件龙袍呢。
1908年,张作霖奉命追剿蒙匪陶克陶胡、白音大赉、六十三牙仟等。1909年,清宣统皇帝溥仪御赐张作霖绣花龙袍,以此表彰张作霖剿灭蒙古叛匪的英勇表现。 

下面这两张是张作霖任清军统领时的照片。

这张戴着瓜皮小帽的是张作霖读书时的情境,大帅府三进四合院二进院正房书房中张作霖读书的蜡像就是根据此而做。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改年号洪宪,张作霖被封为二等子爵,此为着洪宪帝制朝服的张作霖。 

下面这张是他最得意时的照片,任陆海军大元帅的时候。

张家唯一一个共产党员就是四夫人许氏生的儿子张学思,建国初期曾任海军参谋长。还受到过毛主席接见。

朋友们,至此沈阳大帅府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逛完大帅府,看完图文展览,不仅感叹,老子英雄儿好汉,人活着就得活出个精神!即使人生如梦,我们也做一场轰轰烈烈的梦。

APP内查看更多攻略
0
举报
推荐阅读
加载更多
温馨提示
APP阅读体验更佳,前往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