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文中提及地点

打卡南京小众民国风人像摄影地

写在前面

提起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或许我们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相去不过百年的民国。那是一个端庄而委婉的时代风华,想写一篇攻略,用主题人像摄影的形式,巡礼散落在南京城各个角落的民国味道。

01.民国邮政博物馆

在南京钟山风景区,
散落着很多民国时期的建筑和景点,
中山陵,明孝陵,音乐台,灵谷寺,美龄宫等等,
这里要分享一个小众打卡地——
民国邮政博物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在民国战乱时期一封报平安的家书,
无疑是一个家庭永远的希冀和慰藉。
但走到今天,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
却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这里是陵园新村邮局旧址,邮政博物馆建于1934年,
当年作为陵园新村邮局由前厅、后厅两块组成,
总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
前厅为主体展馆,集中展现了之前邮政行业的发展风貌;
后厅主要是邮协的活动基地和办公场所。
主体馆一侧的耳房内配套陈列了明信片、邮票等各式纪念品。
作为旅行者,特别是喜欢明信片的朋友,
来这里盖一个民国邮戳很有意义。

邮局是重新翻新过后的的建筑,仿古式的绿色琉璃屋顶,镶有梅花和卷草纹饰的中式柱栏,让人仿佛穿越到民国。整个建筑虽然不大,但是如果拍摄人像确实有很多可以拍的场景和角度,红色正门,雕花房梁,两侧红墙绿瓦和雕饰祥云的墙围,都是很好的场景。

【地点】邮局门口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穿搭】鉴于建筑主体颜色比较艳丽,在选择旗袍上素色为主,注意颜色上要有差别

1,注意邮局开放时间,如果不是开放日,人很少,非常适合拍照
2,邮局门口有几棵树,可以适当作为前景,是不错的选择。

【地点】邮局侧面红墙
【构图】三分构图,引导线构图

1,绿瓦,红墙,石柱和扶手,构成了一个相对简单的场景;
2,不同焦段镜头运用,可以拍出效果的照片;
3, 因为场景元素比较少,在构图中做减法是关键。

说个典故。关于梧桐树布满金陵城的原因,三个说法。

一是说当年宋美玲喜欢法国梧桐,老蒋爱妻心切,特意从法国引进两万棵梧桐树遍洒金陵城。

二是说1872年,一位法国传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种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国梧桐树,“法国梧桐”的浪漫名字也随着南京行道树栽种的历史而流传开来。

三是相传孙中山先生尤其喜欢梧桐。当年先生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宣扬三民主义,恰巧梧桐树是三球悬铃木 ,可象征三民主义。后来,为了纪念孙先生,南京各届民主人士又陆陆续续在南京种了很多梧桐树。

来南京,梧桐是一定要拍的。城里的梧桐也很漂亮,但车流量太大,所以钟山风景区是一个好的选择,随处可见的梧桐树枝叶通天,秋天是最美的季节。

【地点】邮局一侧道路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1,经常有机动车经过,道路是一条弯道,注意安全;
2,梧桐树枝叶茂盛,如果是阴天,寻找自然光源很重要;
3,如果是晴天,还要注意顶光对脸部光线的影响。

02.中山码头

中山码头,又称下关码头, 
是位于下关长江南岸的一座渡轮码头, 
现常年开行驶往对岸浦口码头的“宁浦线”轮渡。 

从中山码头到浦口,
寄托着南京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
承载了南京人过江的最原始方式。
我踏上轮渡,离开了陆地,
仿佛找到一种浩瀚的感觉。

这条路虽不是旅游路线,
但在我看来,它让我体会到的民国风韵,
远远超过钟山风景区的旅游专车。
似乎在南京这一种方式,
更容易体会到民国的遗风。

中山码头前的民国建筑, 宣誓着曾经的沧桑历程, 见证了中山先生灵柩的由北向南。 虽然翻新过多次,却还保留了最初的雏形。

【地点】码头建筑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穿搭】进入深秋,天气渐寒,为拍出年代感,特意让麻豆在旗袍外选择一件样式稍微复古的呢料大衣,并且搭配一顶礼帽,并且都有红色元素,让整体更为统一。

中山码头虽然历经风雨,几次翻新,但依旧保持着最初设计的基本模样。在构图上,以建筑为背景的全身像和半身像,皆可营造出民国风的味道。由于这一次仅仅带了一个富士的残幅小微单,限制了构图,几次试图把麻豆身后的建筑拍完整,但感觉在对焦和清晰度上都差强人意,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另外,门前车流并不大,可以适当避开。

【地点】栈桥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买过轮渡船票,在码头和轮渡之间有一个栈桥,十分适合拍照。为了躲避高峰人群,可以选择等待下一班次的轮渡,这样两个轮渡的间隙,相对来说是人流最少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轮渡下层可摆渡电动车,所以拍照时会经常有乘客骑着电动车在栈桥上呼啸而过。

【地点】码头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码头上有古老的锚链,栏杆,救生圈,帆布,船只等,都可以作为场景道具融入到整个构图和画面当中。如果遇到江风,衣着大裙摆裙装或者长发女生,可以尝试一些旋转等动作,突出画面的动静对比。如果是拍摄情侣,不妨还可以找一找送别的场景和感觉。

【地点】轮渡上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1 , 轮渡上的游客有时候会比较多,拍复古民国风,一定要适当避开穿着新潮的“群演”;
2  ,室内光线偏暗,注意选择靠窗的位置;
3  ,考虑到安全因素,目前轮渡通往室外的大门上锁。

这个场景,是看了一篇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很火的一篇讲诉五位明星“南京女孩”的成长经历的帖子,后面还有很多场景也都是通过帖子找到的地方。于是,我也照猫画虎,复刻了很多经典画面。船顶站立时保持身体平衡的圆形握把,长条木质座椅和高大宽敞的舷窗,都是可以给场景添彩的道具。

03.浦口火车站

来南京,
遇见一段必然相遇的风月叫民国。
而浦口火车站,可以说是寻遍金陵城,
最具民国代表性的建筑。

在这里会想起,
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
在这里会想起
《情深深雨濛濛》里,
依萍和书桓离别的车站;
在这里会想起《金粉世家》,
冷清秋抱着孩子被迫离家。
的确,在饱经风霜的岁月里,
这里写满了一个又一个的悲欢与离合。
她就是浦口火车站。
是中国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火车站,
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之一。

城市在发展,风景也在变迁,
有些事物只能藏在岁月里。
而今,百年孤独的浦口火车站,
一如路旁长椅上打盹的老人,
只能在梦里回忆往昔的辉煌。
禾叔说再过几年,
这里会改成一片颇具民国风情的特征小镇。
怎么说呢,我倒是喜欢原汁原味,
然后我安慰自己,
或许,很多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

【地点】月台
【构图】引导线构图,三分构图

1,浦口火车站现在已经关闭,不对外开放;
2,月台上摆放了很多电动车和自行车。

 从中山码头坐摆渡船到达浦口后,出门便可以看见一段旧时的月台。拱形月台的整体色调白色顶棚配以粉刷着偏灰绿色的柱子,由于年岁久远,很多绿漆已经脱落。但是这种破旧,正适合民国风人像的创作。我本想试着用中心和引导线构图来进行人像拍摄,但是由于月台上摆放了很多自行车和电动车,还有附近的居民支起了桌子在哪里打麻将,远处的建筑也有一些“野导”开着三轮车在拉活。为了避开这些,不得已放弃了一些正统的构图,而选择围绕月台柱子进行拍摄。不过正因为这里很接地气,喜欢拍人文作品的朋友可以尝试。

【地点】办公楼区域
【构图】引导线构图,框构图

1,有一些门框上刻画了诸如到此一游,但是有些其他词语不太好,需要仔细观察注意避开;
2,雨棚下光线较暗,注意麻豆脸部光线。

从月台径直走过去,便有一栋浅黄色墙体建筑,我也没有考证,想必是以前车站的办公楼。浅黄色的墙体和墨绿色的门,深红色的窗户框,以及墙上印刻的一些字符,都成为了我拍摄的一些场景。特别是依托墙体支出的雨棚,有一种长长的延伸很适合用引导线构图。

【地点】生活区
【构图】三分构图,框构图

沿着雨棚走到办公楼的另一端,左转就进入了车站原来的生活区。记得我第一次来的时候,这里还都是老宿舍楼,如今很多的老房子如今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建筑,虽然在风格上依旧是老样式,但像做了拉皮手术,看着实在有些别扭。仍然有几处可以找到当年车站的蛛丝马迹。特别是走到一个拐弯处,有一个理发店,店里的座椅依旧是那种老式的理发椅。

【地点】铁轨
【构图】引导线构图,三分构图

来火车站一定是要拍铁轨的。从生活区一直沿着主路走,拐过一个弯,大概几百米的样子,就可以看到一段铁轨。铁轨一端连着老的火车站,已经被封。另一端可以拍照,周末来这里拍照的人还是不少的。走几步便可以在铁轨旁看到一个蓝黄相间的检查站。铁轨目前仍在使用,一定注意过往火车。白天会有一个工作人员,夜间的话一定要小心。

04.颐和公馆

罗莱夏朵颐和公馆,
位于南京最美街道——颐和路上,
由安缦大师设计,
堪称“中国最具民国范儿的酒店”,
入住其中,
不仅是一次难以忘怀的文化体验,
更是一段只属于你的“民国往事”。

颐和公馆由26幢风格各异的民国时期别墅组成,
每一栋建筑都有一个故事。
素粉外墙掩映在法国梧桐树下,
处处流露出浓郁的民国历史文化气息,优雅如昨。
26栋别墅,并没有全部作为酒店,
反而留下了9栋作为博物馆使用,
常年展出与民国生活相关的种种。

【地点】酒店庭院
【构图】框构图,三分构图
【穿搭】进入深秋,这次尝试一个礼服造型。考虑有以下几点,一是通篇攻略造型基本以旗袍为主,二是考虑到颐和公馆历史,穿着晚礼服比较搭配。 

颐和公馆从早上7点就会开门,一共有3个门对外开放,市民很早就会进来。所以在公馆公共区域不仅可以看到很多游客来参观,更有很多市民在这里休闲,带孩子的老人推着儿童车,带着孩子们在院子里玩的不亦乐乎,这是真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除了极为特殊的区域是不允许进入的,酒店都会在显著入口位置放置告示牌。其他的场地都可以进行人像拍摄。民国别墅建筑搭配红枫银杏梧桐,色彩十分艳丽。这时最重要的就是麻豆衣着的颜色,以素为宜。在镜头选择上,兼顾广角和人像的2470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地点】酒店别墅内的公共区域
【构图】框构图,三分构图

室内公共区域,拍照一定要尽可能安静。

公馆内部的区域只有入住,才能进入。一栋别墅大概有四五个房间,其余走廊,一楼的客厅,都是拍照的好地方。不过酒店在设计时应该是考虑到静谧的入住环境,所以相对来说灯光都比较暗,我在拍摄的时候iso基本都是4000以上。如果有外拍灯源会有一个更好的效果。

【地点】酒店房间
【构图】框构图,三分构图

公馆房间房型基本以套房为主,每个房间面积都不小,内部窗户都是百叶窗,另外也都带有阳台,所以可以取景的地方有很多。不过房间内灯光比较分散,光向也相对杂乱,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05.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早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早已无可奈何花落去。
如今,总统府前门庭若市,
夜泊秦淮,还有近千酒家,
唯有这里,片刻宁静。

相机镜头里的女子,
不知能否勾起一段时代风华,
但我知道,闭上眼,
仿佛看见一段民国往事。

随园校区并不很大,几栋民国留下来的老建筑,基本都在中央草坪四周,建筑的主体外观都保留了当年的样子,适当翻新。门窗都很有特点,镂空雕花,颜色搭配也很复古,适合民国风创作。

每年10月份,校园内种植的很多桂花开放,香气逼人。11月中旬校园内几颗银杏树落叶纷飞,适合拍摄。

【地点】教学楼(华夏图书馆)门口
【构图】框构图,三分构图

毕竟是学校,注意别打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尽量保持安静

最开始拍人像,都会专注于技术,而忘记了人像摄影最重要的:麻豆。以前总跟大家开玩笑,拍人像只有一个秘诀——人美。但即使技术到位,如果麻豆表情动作不自然,再好看也很难出片。所以无论是表达感情还是交流,都特别重要。

我的经验教训,提前做好功课,下载一些姿态样图放在手机,这样即使自己不会示范,也可以拿起手机图片给麻豆看。另外,麻豆大多时候摆一些pose,手的姿态都不好把握,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扇子,树叶等等来解决。

06.中央体育场旧址

承载奥运梦想,沉寂不忘当年芳华。

中央体育场旧址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南京体育学院内,
是民国时期远东最大的体育场。

禾叔不止一次的带我来过这个地方。
在初春,在盛夏,在秋高气爽,
在小雨淅沥,在阳光下,在绿荫中,
整体建筑看上去非常气派,
中国式的屋檐与罗马拱门立柱相映成趣,
加上大门前立着的两个青铜鼎,
尽显民国风采。
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格外沉稳大气。

据说这里曾举办全国运动会的时候,
那个时代的短跑名将刘长春历经无数艰辛,
从日寇铁蹄下的家乡入关赶来参加,
开幕式上他慷慨激昂,
我们心目中共同竞争的锦标,
是恢复东北各省的地图颜色。

每次置身这里,想到的总是顾拜旦的那句话,对人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战斗。或许有些沉重,但足够振奋。

【地点】中央体育场主体建筑
【构图】框构图

1,主体建筑高大的拱门是框构图很好的背景;
2,不同焦段镜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
3,第一次来在周末,开车便可以进入,第二次周一,门卫便询问是外来车辆,不允许进入。但是可以绕道开车到体育场的另一端,除了门前缺少青铜鼎,其他主体建筑一模一样。

【地点】前湖
【构图】三分构图,中心构图

从中央体育场后门出来,到达主路对面便是前湖。

由于时间匆忙,没有在这过多逗留。但是景色很美,特别是湖对岸的亭台楼阁很有韵味,带上长焦是可以拍出一些很有意思的照片。借助湖面可以拍出倒影,湖边有芦苇荡,如果是盛夏,是拍人像很好的场景。

07.国立美术馆

秋日里的周末阳光明媚,
探寻南京民国建筑的步伐来到长江路。
长江路,民国时期称为国府路,
全场1800米,象征着南京建都1800年。
很多民国时期中央性的代表建筑,
“国民大会堂”、“国立美术陈列馆”
就坐落在这条路之上。

去年一篇大红于网络的南京女孩帖子,
讲述了五位明星土著的成长经历,
其中倪妮一张坐落在落地窗的照片,
将我吸引到这里。

美术馆整体风格和南京这座城市一样,老派民国风气息浓。伫立在一个幽静的院内,颇显气派。在城市繁华商业区一隅,却仿若世外桃源,进去后便像到了另外一个境地。

无喧嚣、没浮躁,剩下的只有宁静以及展览留下的独立主张和见解。美术馆的楼梯,大面窗户,主题展览和艺术品商店,都可以细细品味,逛累了,在美术馆进门左手位置有一家颇有些味道的咖啡馆,也是驻足的好地方。

【地点】国立美术馆二楼(或三楼)落地窗
【构图】三分构图,对称构图

1,相对来说靠窗,逆光拍摄需要注意人物光线;
2,展馆会有展出,落地窗位置正对展厅门口;
3,广角和50以下焦段可以取到更广阔的落地窗;
4,一楼楼梯边有接待台和展示柜,会让画面显得繁琐不干净,二楼和三楼更适合拍照。

倪妮曾经坐在这里,同样的姿势,不同的是季节。秋日里,坐在落地窗前的木椅上沐浴阳光,除了惬意,我想那些阳光仿佛透过百年的沧桑变幻照进现实,千秋家国梦一般,驱散征尘已是深秋,吹落山风叹千秋梦。

在这里,我跟小綮童鞋聊起这些,这对我要拍出来或者表达出来的影响,一定有所帮助。其实,带有时代背景的主题类拍摄,同麻豆沟通一些场景所营造出的感受,这种代入感十分必要。

美术馆内楼梯是拍照的理想素材。国立美术馆采用的是之字形设计,我爬上顶楼看了一下,透视关系并不十分明显,迂回感也不理想,当然也可能是器材的限制,大家如果到这里也可以尝试多角度多样化的构图。

【地点】国民大会堂
【构图】三分构图

1,大会堂下阶梯就是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间隔一个隔离带,可以在那进行拍照;             
 2,上下班时间车流比较大,注意避让。

与国立美术馆仅一墙之隔的国民大会堂,也是拍民国风的好场所。虽没有对外开放,不过朱红色的大门,屋檐下的红色大灯笼以及两旁花池中的的绿植,和民国造型的路灯,在颜色上形成了单调的对比,也是可以利用的场景。

08.江苏禁毒展览馆

江苏禁毒展览馆,
位于南京市长江路总统府西院。
找到这里说来也是个巧合,
约麻豆拍民国风,
本来打算去总统府,找个小景,
无奈麻豆童鞋没有带身份证,
无法进入总统府,
所以就在边上的停车场找了几个点,
后来才知道这里不仅是总统府景区出口,
也是一个禁毒展览馆。

关于这个地方,依附于总统府景区,本身并没有神马好写的,但是我觉得摄影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找到一些独辟蹊径的地方。这比在人山人海中等待片刻安宁更适合专注的拍照。相对来说,麻豆也不容易受到影响。

分享一个技巧。通常拍照时,我都会先问麻豆,“你觉得你哪个角度比较好看?”这样算是一个捷径。另外比按快门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不管是在取景器里还是直观,告诉对方“刚刚这个动作好”、“手这样摆比较好看”等等,借此引导他们摆出合适的姿势。有时候一些动作,实际做起来其实很不自然,但拍摄效果会非常好,这时也可以拍上一张,一定给本人看看效果,这样他们就会心中有数,什么动作和表情比较好。

【地点】停车场办公楼
【构图】三分构图,框构图,引导线构图
【穿搭】整个建筑以灰色调为主,所以这次麻豆搭配的是红色条纹旗袍,因为天气有点冷,也考虑场景   变化有所区别,所以还搭了一个手工编织的素色披肩。这次在妆容上也找了专门的化妆机构,做的民国比较流行的手推波。

1,停车场车比较多,注意自己的随性物品;
2,小场景试着多角度拍摄。

到达现场以后,发现停车场一侧的单层建筑很有民国建筑特色,红色的门,百叶窗和扶手还有白色的墙面可以让画面很干净简单,摄影到最后取景一定是做减法。于是试着借助这些场景来进行人物拍摄。

【地点】禁毒展览馆主楼出口
【构图】三分构图,对称构图

作为总统府景区出口,人流比较大

因为自己从前年底开始接触国风摄影后,便十分喜欢这个题材。对于麻豆的音容笑貌,手势举止都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笑不露齿,比如兰花指,比如站姿和坐姿,都需要注意到。我观察到出口的位置正好有几朵花开的恰到好处,于是立刻取景。

【地点】禁毒展览馆主楼二楼 
【构图】三分构图,对称构图 

建筑和人像结合,一些中规中矩的对称构图是十分必要,长焦镜头是好选择。

仔细观察了一下,虽然是展览馆,基本不会有人上楼。所以二楼是一个十分理想的拍摄地点。另外想说在拍摄过程中,要了解麻豆的情绪和反应,他们很期待被拍摄,但大多数的人仍会感到紧张,这会直接影响照片效果。

有时候,麻豆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尤其是面对镜头,这时候尽量别说“表情动作要自然”,因为做不到所以说了还不如不说,都心知肚明自然不了。我遇到这情况,一般都适当的调侃,会跟麻豆说,给我一个看你男盆友含情脉脉的眼神。

09.总统府行政院东湖

南京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这里不仅是国民政府中央所在地, 
也见证着太平天国与两江总督衙门的兴衰。
 在这里,中西结合的院落,
西式的办公楼,中式的花园, 
保留了江南古典园林一样的格局,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走进总统府,发现它少了些许磅礴的质朴,不像故宫,每一寸土地,都彰显着帝王之都的现在与曾经,历史成了城市的标签有点炫耀。不像西安,灰色的城墙围住昨天,困住今天,历史如同枷锁太过沉重。

总统府的院落虽不大,但五脏具全,又想到了坐落在张自忠路口的段祺瑞执政府。相似之处,都是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去除了浮华铺张和国人的自夸,也许这就是当初“三民主义”的最好诠释吧。

【地点】总统府行政院东湖
【构图】三分构图
【 ⚠️ 】总统府是热门景区,游客相对较多,拍摄时间建议在12点—1点,游客基本都会离开午餐因为取景的关系,有湖面相隔,长焦镜头相对更适合。提前与麻豆沟通好拍摄位置,姿态和情绪,毕竟隔湖喊话,也是需要嗓门的。

东湖位于总统府东线行政院北楼西侧,这里是行政院到总统会客室的必经之路。园林不大,但是相比于总统府内更有名的太平湖,以及湖上的石舫来说,这里可谓闹中取静。

背景中黄色二层建筑为总统府职员宿舍,麻豆身着红色条纹旗袍与之辉映,形成了一个颜色上的对比关系。连续拐角设计的回廊置于湖面,作为主体,让整个构图更加立体充实。

最后

其实在南京的几天里,不停游走,不停拍照,不停感受和观察。于是,关于那段民国往事里,一些我模糊尚觉混沌的情怀和散落于记忆中的细节,在镜头里、在麻豆的表情中,仿佛一帧帧流光溢彩的画面和一段段五光十色的音乐,慢慢丰富起来,直到最后一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认知的并不是城市本身,而是我们内心,那是我的民国情怀。

APP内查看更多攻略
0
举报
推荐阅读
加载更多
温馨提示
APP阅读体验更佳,前往下载APP